?
茅山道士这个词出自清代的洪安寺山门对联“茅山道士姓洪,道在南北”。
顾名思义就是茅山道院的总道士,中国道教有五大支派,茅山道是其中之一。
因为茅山道院的道观位于山南的龙虎山,又被称为茅山,故也称为茅山道教。
那么,关于茅山道术的相关解释有哪些呢?道士的灵签、道术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
茅山道士的生平与简介
茅山茅子道院,简称茅山道院,是世界着名的道观之一,历史源远流长,它始创于宋朝的武当山,传承于明朝的永乐宫,鼎盛于清朝的道观,绵延了近千年。
全真道、正一道、五斗米道的茅山道院,则属于道教全真派的分支。
是中国道教五大支派茅山派(灵宝派、上清派、显教派、太乙门派的总祖师、最高领导者,是道教中实力最强、影响最广、人数最多者。
道教界现在正式承认它是正统派。
全真道,也叫龙虎山道教。
创始人为重阳全真道第十五代天师王喆,主要聚徒有王喆、孙不二、郝大通、刘处玄、刘一明、郝大通六大弟子。
以道士为主的道观有龙虎山道教宫,龙虎山为全真道宫;
以宫观道、阴阳教为主的道观有茅山道教宫、宝顶道教宫;
有组织、有内容的道观有长春观、茅山显陵道、泰山道宫等。
(一)龙虎山西南龙虎山位于湖北省江陵县城南15公里处,原名茅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
龙虎山是长江中上最大的龙虎山,山顶玉皇顶,山上钟灵毓秀,相传为三茅真人的居处山,是龙虎三山之一,有“龙虎踞形”、“龙虎戏珠”、“争战如纲”之说。
龙虎山道教历史悠久,从道教的开始,有上清、玉清、灵宝、上清派,以后又分出不少小门派。
据考古学家在龙虎山所发现的大量汉墓来看,在西汉时期的帛书、汉代画像砖、陶器等,都曾记载有龙虎山的一些建筑形式,汉墓出土的铜壶、铜铃、铜镜、戈 ⁇ 等都证实了龙虎山为道教“上清派”的祖庭,龙虎山有“仙都人间第一奇秀”的美誉。
《上清经》将龙虎山列为江西四大名山之一,龙虎山道教始建于南朝的梁朝(公元二、三世纪),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武当山之后最古老的道教圣地。
汉代著名养生家、道教史家刘安在《三辅故事》中说:“公为太上老君长生药”。
此道教始祖为神农氏,即有治病的神农氏,所以又称:“药人”。
所以后人便将这个“药人”称为道教正一派的祖师。
南北朝时期,茅山道教已由汉室中派转入正一派。
据记载,宋以后,龙虎上清派逐渐衰落。
据考龙虎山上的明永乐宫道观,是北宋开教祖师张三丰修道成道之处,后来道士住持此地,据《龙虎山志》载,清代的茅山道士就达千人以上。
故武当山道教正一道、上清派道观均为祖庭。
现在除《龙虎山志》所载之外,民间尚有多种传说,如“茅山十二帝君”的传说;
茅山娘娘娘娘的故事。
(二)龙虎山东东龙虎山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部的赣中山水与赣江汇合处的龙虎山之巅,又名“横岗”、“狮子岗”。
又因主峰西北面一峰拔地接南北,如狮子昂首而名之。
龙虎山有“南有南柯,北有横栏”之称。
龙虎山古称“仙山”,是道教四大宗派之一。
据《龙虎山志》载,龙虎山古称“玉京”。
据《仙源广记》载:宋末,相传葛洪由江西来龙虎山授徒。
从此龙虎山山便以葛洪命名,民间多说葛洪为龙虎道教之祖。
龙虎山历史上多次发生重大事件,如:宋末农民起义,宋末农民义军,南宋末年五次农民起义,先后有十二位元帅率兵抗元。
明永乐年间筑城,后改为龙虎山(现在的江西省新干)。
明万历皇帝朱棣(公元1522--1624年在位)曾封葛洪为龙虎山仙真君。